您的位置:首页>检察风采

【检察文苑】关于明代科举与八股的漫谈

时间:2023-05-1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一直挺喜欢看明朝方面的一些书或随笔,那个古典时代最后一个大一统的汉人王朝,在一次次毁灭性错误中终于销尽了华夏精气、迎来神州陆沉的黑暗结局。在它灭亡后,李氏朝鲜仍感念其恩,秘密使用到崇祯150年纪年;而日本却认为自此华夏沦亡,继而岛国之心膨胀到以中华正统自居。这个令人又恨又爱、感慨莫名的朝代,有太多话题可讲,不啻《明朝那些事儿》或《大明风华》所讲述的范畴。于是在此以三个篇目,漫谈一回明代科举和八股的二三事

一、科举的毁与誉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在想,大家肯定一看到题目就不太想打开看。但我还是觉得,写出来看看也是好的,毕竟咱们都是从各种考试中千军万马杀出来的,比起古代历劫科举磨难的举子们只怕也不差。

想必不少同仁还对申论的分数耿耿于怀吧?那么后面第三篇会谈到关于八股文的破题等内容,从中你可以感受到有些东西似曾相识,譬如对语言组织、逻辑辨析、总结归纳能力的考察,其实在选拔性考试方面,是古今相通的。

自清末废科举兴学校百年以降,科举的形式(八股)以及内容(儒学)一直都是千夫所指的负面形象。提及科举,几乎总是千篇一律的以“束缚思想”为主要观点的那几套说辞。几乎没有人有兴趣愿意了解真正的历史上的科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而另一方面,金榜题名的光辉与荣耀,如今还确实存在于旧小说、戏曲和古装剧甚至某些文科苦行僧的幻想当中。作为国家取士形式的科举千余年来兴盛不衰,即便从以八股取士算起也有了五百年。

如果科举真的是那么废柴,那么曾经痴迷科举1300年的官僚集团也自然是毫无疑问的智障集团——你信么?好吧,即便如今看来是智障,也要看和谁来比,和哪个时代来比。

八股始创于明朝洪武至天顺年间,成熟于成化至弘治朝,在正德至嘉靖朝达到极盛,于隆庆至万历朝有所变革,天启朝衰败颓废,崇祯朝回光返照。终明一代,八股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按理说接下来的满清也好,大顺(李自成)也好,大西(张献忠)也好,应该有点新朝气象,采取新的考试形式才对。可是,由于通古斯野猪皮(满语“努尔哈赤”意为“野猪皮”)的后裔们一步从蒙昧的原始文明时代跨入到极度成熟的封建文明时代,只能一切照葫芦画瓢,毫无创新能力,所以只能对前朝的诸多制度全盘接受,并更为严苛。


一个朝代的取士制度应该是一以贯之的,两晋的“九品中正制”(注:这个“九品”是察举的级别,与出身门第、个人品行能力有关,并非后世官职品级)、隋唐时期开始成熟的科举取士等都是与当时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八股取士就是明朝的特征,洪武开始到崇祯结束,正好题库都用完了,不适应生产力了,该结束了。


所以科举与八股文不是罪恶,满清沿用过时的明制才是落后的根源。

二、关于明代科举的基本认识

因为明朝的科举与八股涉及到体制以及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要想说明白是很大的一项工程,所以在此仅挑一些有趣的说说,总之大家知道明朝科举绝不是电视电影等文艺作品中表演的那么简单就好。

科举是逐级选拔的一套系统的取士制度。一般我们说的“中举”在明朝,就是通过乡试中了举人的意思。因为成了举人,就有资格授予官职,在科举制度中就显得格外重要。有人把乡试比作当今的高考,也不是没有道理。

乡试之前,尚有童式,不过童式不算在科举之内,又称小考,过了童式方为生员(秀才),才有了参加省一级的乡试资格。别看童式名为小考,其难度公认在大考(正式科举考试)之上,卡在童式上一辈子绝不鲜见。古有“五十少进士”一说,其中大半都是在童式关上卡的太久。经历过童式的磨练,很多人后面势如破竹直奔进士而去,比如著名的范进同学便是一例。

在正式科举考试框架内,乡试之后,还有会试、殿试。古有“连中三元”一说,指的就是这三次考试每场都是第一,乡试第一称“解元”,全省第一;会试第一称“会元”,这个就是全国第一了,不过意义不大;最后就是殿试第一的“状元”。

科举千余载,能够“连中三元”的应该不到百人。

顺便说一句,不少古装剧中称通过会试的举人为“贡士”,这个是满清的土鳖创意,明代通过会试就叫“中式举人”。

前面说了,会试第一意义不大。为什么呢?

因为会试只是入围考,全国取前三百名,入围即可。第一名的会元和第三百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当然前者要拉风许多。然后这三百中式举人参加殿试,这个才华学问是次要的,关键能否投了皇帝眼缘,只要不出大的差错,一个进士名额是跑不掉了。殿试录取名单分为三榜,称三甲。一甲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占录取人数三分之一,第一称传胪,赐进士出身;三甲则赐同进士出身。有道是“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科举考试除进士科外,尚有明经、明法、博学鸿辞等科,以进士科最难,也最为清贵。

三、终于能说点有趣的了

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三场,每场考一天,两场间休息两天,其中第二场考应用文,内容是法律文书、公文写作等;第三场考策问,有点申论的感觉;只有第一场考的才叫“八股”。

而作八股文,最重要的就是破题。明代某朝有一人考八股时除了破题是自己所写,其他全部默写买来的复习卷,结果中了进士,虽引起“一时大哗”,但最后还是好好的功名无损。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破题”是怎么回事吧。

比起“应该怎样破题”来,更重要的是“不应该怎样破题”,毕竟根本目的是让考官继续看下去而不是在这里就决定扔掉卷子。

首先,不能“漏题”,不能“骂题”。

所谓“漏题”,指的是题中的义理没有破全,还有的点没说到。在一些截搭和影搭题当中,想要不漏题尤其困难。

尤其是《春秋》,李长庚《春秋衡库•序》中提到:“国初经题仍宋经义,或出数题之大意中相近者,或相反者,听各为条搭。而后乃以某传某句搭题:或传义影搭,或脱母搭,或取左氏搭,或取各注疏搭,若射覆臆钩。他经入闱止虑文之不佳,《春秋》入闱先虑题之不习”。这就是说,《春秋》命题犹如打哑谜,需要猜测考官心意。比如随意影搭题“元年 春王 正月 同生 礼聘”,可以说无论咋写都几乎破不全,是否过关全靠考官自由心证。不过这倒没有什么不公平的,毕竟考试是名次选拔而不是创造世界纪录,题目只要可以拉大比分差距决出相对的智力优劣就可以了,考官都是等考生入场之后临时翻书命题,场内有工匠现刻版印刷题目纸,这个过程在明朝制度上没有上司或其他不可抗拒的力量可以干涉。

所谓“骂题”,指的就是把题目中字眼全都写出来或者复述出来,根本不算是破。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考生学问不好,连换一种说法都做不到。由于题目本身导致的情况倒是很少很少。

其次,不能“连上”,不能“犯下”。

对于截、偏题,要刚刚好说到题目中写出的,刚刚好不能提到没写出或截掉的部分。举个例子。你的考题是“不亦悦乎”,这个很明显是出自《论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属于截上题。那么在破题的时候,你一点点都不能扯到“学而时习之”相关的东西,否则就是“连上”,考官就可以直接扔卷子判你不中式了。康有为当年上书请废八股时举了个截上下题的例子,出题从“及其广大,草木生之”中只取“大草”两字,那么考生只有疯掉了。

再次,有些字眼需要在破题中避开(不是避讳)。

具体说,不能出现圣人、贤人、尧舜禹汤文武的名字,也不能出现鸟兽草木器具的名字。孔子本人用“圣人”代替,颜回子思曾子孟子用“大贤”代替,孔子的弟子们用“贤人”代替,非生物都用“物”代替等等。

最后,万历中期开始破题限制为两句。

这两句话的口气,明朝没有明确要求,倒是满清时期规矩严格一些:第一句不能用虚字,第二句句末必须用虚字,但是也不能是“乎”“哉”“耶”之类表示反问的虚字。

现在该说“应该怎样破题”了。

首先区分“明破”和“暗破”。

明破就是直接用题目中表示概念的字眼,暗破就是用同义词替换题目中表示概念的字眼。比如对于“孝悌”,直接写出“孝悌”就是啥啥啥算明破,如果用“人伦”替代就是暗破。

其次区分“正破”和“反破”。

正破就是使用题目的肯定形式去破,反破就是否定题目的表现形式去引申。比如对于“学而时习之”,讲如果“时习之”当如何就是正破,讲如果不“时习之”就会怎样则是反破。这个很像我们现在说的正反对比论证。

再次区分“顺破”和“逆破”。

顺破就是按照题目字眼出现的顺序来破,逆破就是反过来。比如对于“学而时习之”,先破“学”再破“时习之”就是顺破,先破“时习之”再破“学”就是逆破。

这么一说,感觉这三条都是很普通的规则换了个正式说法,但是这就是考察的逻辑部分,下一段“承题”的方式就是需要跟据破题的方式来决定。

——————举例说明的分割线——————

比如用“子曰”二字为题,属于枯窘题,私塾和学校(以后谈明朝的三级学校制度)训练的场合当中常见。

有少年破之曰:“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子”是孔子,“匹夫”指他是一个人,“百世师”说明他儒学圣人的地位;“曰”就是言论,孔子的《论语》成了几千年儒家正统的最高经典。一句话扣一个字,刚好贴切妥当,又对仗工整读之铿锵有力(是不是很像写对联?)……合格了,考官会被吸引住接下去看承题的。

这就是暗、正、顺破题。

——————破题段子的分割线——————

明朝那时候,读书人成天琢磨八股,当然日常的有深度的笑话和段子大都是和八股有关,尤其又是以破题为多。毕竟笑话就是要短小精悍,而破题这个阶段,更是八股中最有内涵的部分,正适合脑筋急转弯。

说有个聪明书生(一般正面的八股笑话都是这种主角)擅长破题,于是发生了一些精彩的故事……

按说破题都两句,有人开玩笑说,半句话几个字就可以破题。于是出题“君命召,不俟驾而行”(《孟子》),破题为“王请度之”,也是《孟子》中的一句。这四个字拆开来看,“王请”破“君命召”,“度之”破“不俟驾而行”(度又有徒步行走的意思),刚刚好。

又有人不服,问能否用一个字破题,主角当然也没意见。于是看见路边走来一个癞痢头(参考阿Q形象),破题为“鞟”,读作“kuo”,《论语》中有“虎豹之鞟”句,朱熹注曰“皮去毛者”,也是刚刚好。

——————破题八卦的分割线——————

与段子不同,八卦都是真人真事。

明代前七子之一的何景明就是八股高手,从小擅长作文,有人不信……像不像传统评书或单口相声当中的开头?

出了个“梁惠王章句上”的题目,让何同学来破,这不是正文,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但是对于各种影搭题来说也不是不可以。

何同学破曰:“以一国僭窃之主,冠七篇仁义之书”。上句称他一个“魏武侯子”竟敢称王,下句则紧扣《孟子》共七篇而本篇孟子开口就提仁义。两句话把题目本意和引申义都破个干净,非常精彩。

有一天邻居给家里送来几个羊角粽子,有人出题“羊角棕,东家送了西家送”。

何同学破题曰:“以物之象象乎物,以人之惠惠乎人”,上句破粽,下句破送,非常精彩。

还有一天,又有人以乡谚出题:“张豆腐,李豆腐,一夜思量千百计,明朝依旧卖豆腐”。

何同学大破之:“姓虽异而业则同,心无穷而力有限”,非常精彩。

十七岁中举的小何赴京城赶考,路边见着拎着小推车等人雇佣的推车汉,有人用这个场景出题。

何同学破:“任重而道远,待人而后行”,非常精彩。

——————另一个历史大能的分割线——————

晚明的八股文大师金声,在七岁的时候随着父亲到湖北嘉鱼做生意,得罪了当地几个秀才,被告上公堂打板子。金父说,有个儿子很会做文章,请求看在这个份上免打。

于是知县把金同学拎来,出题曰“学而第一,为政第二”,《论语》的前两篇之名。

金同学破之曰“学而后为政,未闻以政学也”,精彩……顺便,这里也能看出来,所谓明破也不是照抄字眼复述(那叫做骂题),只是利用题目中的字眼阐述自己的理解罢了。

最后,再来些简明的破题段子。

题目一:楼。

破题:因地之不足,取天之有余。

题目二:宁可死,莫与秀才担担子;肚里饥,打火又无米。

破题:小人无知,不肯竭力以事君子;君子有义,不能求食以养小人。

题目三: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高楼饮美酒,几家飘散在他州。

破题:运于上者,无远近之殊;形于下者,有悲欢之异。

题目四:看看月上葡萄架,那人因什不来也;最苦一双凤鞋,闲在绣纬下。

破题:时至而人不至,君子疑其人之有所拘;物偶而人不偶,君子伤其物之无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