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检察风采

【检察文苑】人生就是苦多乐少

时间:2023-06-0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张新露

当我第四次读《呼兰河传》时,我想到了茅盾先生对它的赞美“这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是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她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写得是身边的小人和小事,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萧红用平淡客观的叙事方式,直白质朴的语言带我们走进了呼兰河这座小城,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快乐的童年和那个社会的愚昧无知,整部小说的基调是沉郁收敛的,读完让人感觉到沉重和悲凉,正如作者所写“人生是苦多乐少。”

第一章介绍了呼兰河这个小城的地理位置、街道布局和住在那里的人们,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详细地描写了东二道街上的一个经常让马车翻车的大泥坑,城里的人深受其苦,但却一直没有把它填平,是因为泥坑常常抬轿抬马,淹鸡淹鸭,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可以消遣的话题,还可以自欺欺人地将平时吃的瘟猪谎称为泥坑里淹死的猪,这样就能心安理得地吃便宜猪肉。“那里边的人都是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地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地默默地办理。”这里的人对生活抱着麻木不仁、听天由命的态度,只是机械性地为了活着而活着,但却笃信龙王爷,十分迷信。第二章作者就详细介绍了呼兰河的风俗习惯,有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和娘娘庙大会等。小城居民们对生活的无知促使他们向神灵祈求,渴望来世能过得好一些,作者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深刻揭露了小城的封闭和居民的愚昧。

第三章写了“我”与祖父的点滴相处,祖父十分爱笑,在祖父的花园里,留下了作者童年的所有美好回忆。“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有的把菜种不单没被土盖上,反而把菜子踢飞了。”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作者用小孩子的视角,用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语言描写了快乐的童年时光,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自由的向往。作者用她温暖的文字怀念着慈祥而宽厚的祖父,活泼轻松的气氛也让读者感到愉悦。

第五章给我的冲击最大,每每读完很久都缓不过来神。这一章作者介绍了以赶车为生的老胡家以及老胡家团圆媳妇之死。团圆媳妇,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曾经的她“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看见我,也还偷着笑。”说碗碟很好看,想坐起来弹玻璃球玩,一点儿也不害羞,坐得笔直,走得风快,那时的她是健康、天真、活泼的。可她嫁到老胡家里来不久,为让她听话,婆婆就经常毒打她,她忍受不了时就会吵着回家,换来的是更凶狠的虐待,后来她生了病,像是丢了魂,婆家却认为她见鬼着魔了,大家纷纷出主意,提供偏方,于是她受到了惨无人道的“治疗”:跳大神、找云游真人算卦、在众目睽睽之下扒光了衣服,强迫当众洗热水澡,滚烫的水洗一次她便疼得昏死过去,醒过来后众人又继续浇热水。之后她一连六七天昏睡不醒,人们又扎纸人烧“替身”,给扎彩人穿上一百多吊钱的漂亮衣裳,到大街上烧了,但仍是不管用,最终团圆媳妇还是被折磨死了。

在团圆媳妇被折磨的死去活来时,竟无一人伸手搭救,反而是“个个眼神发亮,人人精神百倍”。在她死后,有二伯和老厨子前去帮忙埋葬,丝毫不感到惋惜或是悲伤,反倒因为吃到一顿好饭而欢喜得意。死者的不幸与生者的冷漠相对比,这样触目惊心的悲剧每每读到都令我感到绝望、愤怒和无奈。在那样一个封建愚昧的社会,面对那样麻木无知的人民,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当时写下 “吃人的社会”是怎样愤慨和力不从心的心情。

团圆媳妇的遭遇让我想起了前几年办过的一个案子,是一个还在上小学的小女孩儿,因为长期受到家庭的暴力,性格从活泼开朗变得阴郁胆小,当我们看到照片上小女孩身上的伤痕,皮肤上基本没有好的地方,很多伤痕都是长年挨打留下的,办公室哭了一片,为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也为我们工作的不全面不细致。在这件事发生以后,我们及时开展各种普法活动,“送法进校园”“送法进乡村”“送法进社区”;与县妇联、团县委、各级学校、社区合作,争取我们多做一点,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做得更到位一点。只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这个社会不要再发生“团圆媳妇”的悲剧,希望所有孩子都能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