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检察业务

审查起诉阶段证据审查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17-09-1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审查起诉阶段证据审查应注意的问题

证据审查作为审查起诉阶段的核心工作,对于案件办理质量的高低有着重要意义,如果在实践中不能严格、正确审查证据,就有可能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影响司法公信力。为此,笔者主要从审查起诉阶段证据审查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探讨。

一、不能过分依赖口供或以口供为中心进行定案

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但在实践中,口供在很多地方仍然作为“证据之王”使用。司法机关在审查模式上仍然会受到“由供到证”这一传统侦查模式的影响,不注重案件相关的客观性证据的收集,偏重于对嫌疑人、被告人口供以及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言词证据的收集。实践中,要达到证据确实、充分,必需综合全案认定,绝不能先入为主地认为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具有优先的证明力,或以口供为中心来检验其他证据的可靠性。

二、注重运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非法证据是办案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和采用其他不正当的方法获取的证据。在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的排除不仅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也使得检察机关将非法证据在诉前排除,可以及时引导侦查人员以合法方式收集相关证据,降低诉讼风险,维护司法权威性。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实践中并未得到充分运用,需要在以后的证据审查中加强非法证据的排除。对于非法取得的言词证据属于不真实意思的表示,严重影响案件事实认定的,必须予以排除。对于不属于8项证据种类之外的证据形式也应当排除。

三、正确对待翻供、翻证现象

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的各个环节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和证人翻证是常见现象。实践中针对翻供翻证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是询(讯)问时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对此不能过多依赖,仍应当针对可能出现翻供翻证现象提前做好应对。一方面检察人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正确看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和证人翻证,认真对待和处理;另一方面在审查证据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审慎对待,仔细分析核查,从供述的时间、地点、动机等方面综合判断是否属于如实供述。同时仍要注意不能过分依赖犯罪嫌疑人供述,多从间接证据着手对案件事实进行印证。

四、补正或合理解释证据瑕疵

在实践中,如果全案事实已经较为确实、充分,就很容易忽视证据瑕疵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待瑕疵证据不能适用绝对排除,需要进行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如对于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实践中出现多份讯问笔录存在大部分内容一致的情况,对于此类相似度较高的笔录应当作为证据瑕疵,要求侦查机关予以合理解释,同时要提供相关依据,防止侦查机关只是通过《情况说明》来简单解释,导致难以核实。同时,常见的还有扣押物品清单手续不完备问题,如没有见证人签字,没有持有人签字,在笔录中提到的涉案物品没有在扣押物品清单中显示,此时需要要求侦查机关进行合理解释并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