缃戠珯妫绱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匦检制度”兴与亡
时间:2021-09-2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从唐高祖的《武德律》,到唐太宗的《贞观律》,再到唐高宗的《唐律疏议》,我国古代立法水平已达巅峰。武则天临朝后,认为《唐律疏议》的格式有增删必要,便颁行了垂拱格式,并对律令修改了24条,即《垂拱律》。

  “匦检制度”由武则天所创立(匦,音guǐ),是一种铜质的意见箱。所有铜匦中的投状,全部由专门的匦使每天呈上朝廷。武则天雄心壮志,她的儿子弘、贤、哲、旦也就注定是悲剧人生。弘被其毒死,贤被逼令自杀,哲、旦做过短暂的皇帝,都先后被废。当时,天下侧目,物议沸腾。公元684年,“英国公”徐敬业率先倡义,起兵扬州,却被迅速平定。经此之乱,武则天自思内行不正,担心唐宗唐臣俱有怨言,或致谋反。她迫切需要一个工具用来打压反对她的势力。于是,“匦检制度”应运而生。

  告密,自古就有。然而,将告密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匦检制度”,武则天是第一人。

  其实,“匦检制度”并非武则天首创。据《唐语林》记载:“汉时赵广汉为颍川太守,设缿筩,言事者投书其中,匦亦筩之流。”即在汉朝,便有地方官设立了缿筩,用于百姓言事。南朝时期,“梁武帝诏于谤木、肺石函旁,各置一函,横议者投于谤木,求达者投肺石函。”可见,南朝梁武帝时,将木头、石子作为函,并进行了分类:检举他人的,将密奏投于木头里;希求富贵的,将密奏投于石子里。

  武则天令人铸四个铜匦,分别涂上青、红、白、黑四色,受理天下告密。武则天下令,无论官职大小、身份尊卑,都可告密。“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送到京城。告密人只需将密奏投于匦中,武则天饬令心腹随时取出。如密奏确凿,便马上升官,否则也不问罪。为了推行“匦检制度”,武则天降尊纡贵,亲自接见告密人,以显重视。据野史记载,“匦检制度”初期,武则天先后接见近一万名告密者。

  “匦检制度”的本质是告密。告密与举报截然不同。告密,又可称为“告发”“告讦”等,指向上司或有关部门揭露、揭发别人的隐私或短处,其出发点一般带有私心,或出于某种不良动机,有变节反叛的含义。举报,语出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教养·礼耆德》:“择本乡年八十以上,素有德行,从公确实举报。”是指揭发违法犯罪行为,可公开,也可秘密,举报大多出于公心、正义。

  当时,唐朝立法技术相当成熟。从唐高祖的《武德律》,到唐太宗的《贞观律》,再到唐高宗的《唐律疏议》,我国古代立法水平已达巅峰。武则天临朝后,认为《唐律疏议》的格式有增删必要,便颁行了垂拱格式,并对律令修改了24条,即《垂拱律》。由于史籍失载,无法考证《垂拱律》的改动是否为了使“匦检制度”合法化,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匦检制度”与《唐律疏义》冲突较为明显。首先,其违背了《唐律疏义》的基本原则。《唐律疏义》主张“礼律合一”,开篇即载明:“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即将唐皇朝伦理道德的精神力量与政权法律统治力量紧密糅合在一起,共同维护统治。“匦检制度”打破了这一平衡。告密之风兴起,“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社会充斥着阴谋陷害,充斥着私利至上,卖主、卖友、卖亲人……价值观扭曲,伦理道德被抛弃。

  其次,“匦检制度”违背了《唐律疏义》的诉讼制度。《唐律疏议》规定,审判时“必先以情,审察辞理,反复参验,犹未能决,事须拷问者,立案同判,然后拷讯。”可见,唐律注重证据,对于刑讯,也有较严格的条件,未依法定程序拷讯的,承审官要负刑事责任。同时,禁止对具有特权身份的人使用刑讯,如应议、请、减的人,以及老幼废疾的人。然而,“匦检制度”下,产生许多酷吏,如索元礼、来俊臣、周兴等酷吏,他们不通律令,不核口供,不验证据,审案简单粗暴,无论何人涉案,都立即使用刑具。而且这些刑具并非法定,非常残忍,闻所未闻,如定百脉、突地吼、死猪愁……于是,许多人被屈打成招,酷吏又辗转牵连,随意罗织,积成冤狱。周兴、来俊臣更是蓄养大批无赖,专门告密,欲害一人,先令数人告密,辞状相同,便严刑拷打,无不诬服。来俊臣处心积虑,写了一本《罗织经》,专门讲述如何罗织罪名,陷害杀人,武则天看后叹道:“如此机心,朕未必过也!”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匦检制度”注定会走向衰亡。通过告密,不到一年,武则天顺利清洗了李唐宗室、朝中重臣、边关大将,尤其是唐朝宗室,几乎诛黜殆尽,国中再无反对她的力量。公元690年,武则天废唐睿宗,自立为帝,易唐为周。此时,地位变了,身份也变了,治国手段也该变化。武则天开始存抚四方,留意天下,招揽人才,她已不再需要“匦检制度”,于是掉转刀头,诛杀酷吏。

  公元692年,谏官朱敬上书建议扫除酷吏,武则天称善,“赐帛三百段”,又令监察御史严善思清查告密之事。严善思素有才名,秉公执法,将所有告密事件逐一审查,查明多为诬陷,遂将告密人抵罪,大大打击了来俊臣等“罗织党”。酷吏侯思止违禁私藏锦缎,同平章事李昭德察觉后,将其杖死朝堂,得到武则天嘉许。公元697年,来俊臣将满朝权贵列入谋反案,以期独揽朝纲,被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等揭发。武则天大怒,立即将其弃市。至此,酷吏基本都已伏法,“匦检制度”正式走向消亡。然而,世事无常,谁也没想到,一千年后,“匦检制度”摇身一变,以“密折制”的形式,又在清朝雍正时复活了。





检察文化 更多>>
·孟子论法:法教并行方致善治
·侠之小者,侠之大者
·中国特色公益诉讼制度体系...
·一练瀑布
·灯塔·石碑·南洋杉
·“古木含新绿,仙葩吐旧枝”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
·牢记初心使命,不负荣光与韶华
·推进“四大检察”,提升履...
·检察日报评论:以实干和奋...

鍦板潃锛氭渤鍗楃渷娣花鍘垮寳宀楁樊娌冲ぇ閬撲腑娈点閭紪锛464400銆鐢佃瘽锛0376-7787099
鎶鏈敮鎸侊細姝d箟缃

鏈綉缃戦〉璁捐銆佸浘鏍囥佸唴瀹规湭缁忓崗璁巿鏉冪姝㈣浆杞姐佹憳缂栨垨寤虹珛闀滃儚锛岀姝綔涓轰换浣曞晢涓氱敤閫旂殑浣跨敤銆